多數孩子喜歡聽故事。每次上課秩序陷入混亂,我只要故作神秘地插入一句:「你們知道嗎?」做為開場,通常教室會漸漸安靜下來,準備聽故事。
說故事時,孩子會跟著情節的進行表現出情緒,也許是皺起眉頭、或是彎下嘴角、或是揮舞著雙手放聲大笑,有的孩子會有自己的想像畫面,但有時候我依然會用語言提示他們:「想像一下喔,……」幫助他們加強意識與記憶,如此一來,在聽完故事後的討論當中,他們會更快掌握到理解題目的關鍵。
很多孩子喜歡閱讀,而家長通常都會認為:「他平常很喜歡看書,可是要他發表意見都講不出來。」其實,輸入不等於輸出,要將經驗轉化為可表述的內容,是需要練習的,從陪伴閱聽開始到開啟討論,都有可以創造孩子思維練習的契機。端看引導人(家長、老師、任何陪伴孩子的成人)是否具備如此「意識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