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圖書館發現囧星人去年出版的書:《囧星人的人生百想妙答》。

拿起翻閱,但見第一篇文章談論的話題便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網紅,我腦海中浮現幾個學生的臉。

大約三、四年前,高年級學生們在寫到人生志願時,流行的說法是「前往韓國加入偶像團體」,現在則不同了,年輕學生的想法跟現代網路資訊的傳播一樣快速而多變,他們喜歡說自己將來要當一名youtuber。

我們可以將這些看似與現實脫節的想法當作玩笑,也可以選擇順勢讓他們在感興趣的話題中進一步拓展對事物的理解。

以囧星人的書籍選文作為引子,從成為youtuber必須會經過的艱苦過程談「對事物的熱愛」、談「自我實力的累積」;雖然身為知名人物,囧星人卻很坦誠地說,他並不保證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,因為這其中也包含了一點運氣。(如果有機會,我個人會想在進階的思維引導課程進一步研析什麼是「運氣」。例如說,累積對社群的觀察,進行研判與掌握先機是否能夠減低不確定因素的干擾)

藉此要介紹給學生的是「斜槓青年」的概念。關於興趣、職業與社會收入,網路世代應該要跟上腳步,更新價值觀。不再封閉視野,才是這堂課的重點。

學生寫作時,我忍不住好奇:「這大概是你們至今遇過最難的題目了吧?」沒想到他們回答學校裡的題目更難,我更好奇了,學校裡有哪些作文題目會比這個還難?

他們舉例,像是「發現生活中的美」或是「期中考前和考後」,都很難。

我後來弄清楚他們覺得難是什麼意思,而這裡頭可以延伸討論的事情也非常有趣。不過,是另一篇故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