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班高年級的同學們,已經不閱讀繪本了,在他們的認知中,繪本是屬於幼小孩童的,在他們這個年紀看,未免過於簡單且無聊。
然而,我今天剛好就是要跟各位同學介紹一本很厲害的繪本。(嗯?怎樣厲害?)
開始之前,我先說明繪本文字是如何創作的,接著,播放拿掉文字後的繪本內容,請同學們討論故事內容和可能的主題。
趁著大家都提出一些「寫實」的問題,例如:後車廂的空間怎麼忽大忽小、小鳥怎麼可能用手拿東西吃等,我解釋了何謂「想像」。
在此之後,同學開始能用象徵的角度去看這個故事,從原本「大叔帶鳥去放生」的版本進化成「追尋自由」的版本。
但是,如果只是這樣的程度,這怎麼會是一本很厲害的繪本呢?
我請同學為這些圖像配上文字,能夠襯托圖像意涵但又簡短的文字。他們都寫得不錯,除了自由,還出現了鼓舞、孤獨、自我渺小等主題。
同學們頗有成就感。只是,要說這是本多特別又難得的繪本,他們還是無法認同。
那當然。
終於,我們要來看看完整、重新附上原文的版本。看著那些超乎他們想像的簡單文字,他們意外專注,在那份安靜中,他們實際地明白到「不一樣的思考高度」是怎麼回事。
看似互不相干的圖像與文字,卻又互為襯托,共同呈現出一種經驗觀點,是少見的好繪本。
等等,所以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?對於有興趣的人,十分建議親自去找來閱讀,才能獲得第一手的閱讀體驗,並對這本書有相對完整的認識。
—
書籍資訊 :
《鳥兒》
繪者:Albertine
原文:Germano Zulo
出版:上誼文化(2014年)